段曦,字晴川,云南昆明人。康熙三十六年(1697)进士,任灵山知县,历官吏部主事、中城御史、福建道监察御史等职,著有《浴日诗集》。段曦为官正直,不媚流俗,以“不嫌幽径寂”的昙花自许,一生清正廉洁。
清勤明练 三代修志
段曦出生于书香世家,父亲段拱新深通广晓经史,文章出类拔萃,被总督范承勋邀请到昆明书院当山长(主持人),是有名的教育家,当地登上榜甲榜乙的学生多出自他门下。段曦在父亲的教诲和家风的熏陶下潜心读书,识见高明,自有一番书生气。兄长段昕是云南的著名诗人,康熙三十九年(1700)进士,后任连城知县。段拱新、段曦父子二人编纂《安宁州志》,兄长段昕增修《安宁州志》,段昕之子段一骙在任长沙府醴陵县知县时纂修《醴陵县志》,段氏子孙三代在纂修地方志上享有盛名,又因“一门三进士”“一门两举人”而享誉三迤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持躬清慎 孝思不匮
粤之灵山县历任知县巧立名目,与民争利,中饱私囊,各种陋规缺乏制度制约,致使民不聊生。段曦到任后没有随波逐流,而是下力气将肆行摊派的陋习革除,工作兢兢业业,判事决断勤敏,案无留牍。在家庭的影响下他重视教育,到任的第二年就把在城外的灵山儒学复迂回城内,重建于县署西侧,规模具备。清代的“避籍”政策不利于官员尽孝,段曦就将父母接到灵山侍养,后段曦升吏部员外郎父母则返回安宁居住。据其诗《御赐阅覆试进士卷,赐哈密瓜普茶恭纪》记载,段曦得了御赐的好茶自己也舍不得饮用,而用万里缥囊寄回家乡上奉自己的父母。段曦的一系列举措不仅留下了好官声,还受到了当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。
不畏权势 遇事敢言
段曦为官清廉、勤勉的好形象受到了吏部尚书傅继祖的赏识,经他推荐段曦任灵山知县三年后进入吏部,出任中城御史一职。中城御史是“巡视五城御史”之一,掌稽查地方,厘剔奸弊,整顿风俗,是掌管京城一区纠察的负责人。时值康熙皇帝南巡,有从驾巡幸的内府包衣及部分内监以“从驾避暑”为借口短扣脚夫报酬,段曦不畏权势,查证事实后秉公执法,上疏弹劾,展现了作为御史的铮铮铁骨,声名远扬。
守正不阿 表率士林
中城巡史任期满后,段曦改任福建道监察御史。康熙五十一年,时任四川巡抚的年羹尧上奏建议朝廷重新立“劝征法”奏折中提到:四川钱粮原额161万多两,现在只征得十分之一,应该建立奖惩制度,对钱粮收缴不力的州县主管进行严惩。段曦向康熙帝进呈了《请罢川省劝惩增赋疏》,反驳道:“本朝平定川乱,多次清查税户,增报只占明朝原额一成,近日巡抚猛催,增至两万六千多两。年氏的立法过于严苛,正直贤能的官吏达不到要求将受到惩处,品行不端的官吏势必会出现捏报、摊派的情况,滋扰无穷。请彻查隐瞒遗漏的钱粮,不必再建立奖惩的办法。”康熙帝赞同了段曦的政治主张。除此之外,因为段曦关于武举乡试考官亲属需回避的奏议,清朝武举自此有了“官员子弟顶食兵粮冒滥入场之禁”。雍正初年,段曦具折奏陈严禁摊派之风的紧迫性,雍正帝对此深以为然,在他即位后的一两年内就接连颁发“谕禁数条”,并惩处一批妄行摊派的官员。
段曦正色立朝、不阿权贵,政治生涯中奏请的应兴应革的事项大部分都得到了同意,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对他多有推崇和赞誉。
审稿:张莹莹
二审:张居正
品牌